【校注醫醇賸義 卷一 中寒18】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萬物,莫之能外。
陽主發舒,陰主收斂;陽主生長,陰主肅殺。
人受二氣之中以生,陰陽調和,康強壽考。
次則陽氣勝者,雖不無少偏,猶足自立。
至陰氣一盛,則陽氣漸消,疾病夭折,不可究詰矣。
寒者陰氣也,即肅殺之氣也。
寒氣中人,為禍最烈。
仲景欲利濟萬世,著傷寒、中寒為二論。
《傷寒論》十卷,炳如日星,後世奉為科律。
《卒病論》六卷,自晉以來,久已散失,無可稽考。
然其分為二門之意,則可揣而知也。
傷寒者,傳變之症,多由發熱而起,經所謂凡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人之陽氣,未至大衰,雖感冒風寒,一時陽為陰掩,究竟真陽尚在,則陽回氣復,而病變亦旋瘳。
自有《傷寒論》以來,後之注釋者,若程氏、柯氏、吳氏,代有發明。
至喻氏《尚論篇》,更暢其說。
學人融會貫通,可以泛應各當,故此編於傷寒門中,概不置喙,非闕也,實亦無庸更贊一詞也。
今於中寒門,分列數條,蓋恐人不知傳經直中之分,仍以治傷寒之法治中寒,則大不可耳。
傷寒者,寒從外來;中寒者,寒從內發。
傷寒多發熱之候,中寒則但有厥冷,而無發熱之候,此必其人之真陽先虧,坎中之火漸為水淹;又必有澄寒痼冷,伏於臟腑,一遇寒氣,積病猝發,極為危險。
故非氣雄力濃之溫劑,不能斬關奪門,以回真陽於俄頃,非如傷寒傳經之症,可以按部就班也。
其見症列後。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clients.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