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英文●華盛頓紀念塔】 美國於西元一八四八年興建華盛頓紀念塔(WashingtonMonument)於其首都,至一八八四年落成,全以純白之大理石構造,高達五百五十五呎,至為壯觀。
位置與國會大廈及林肯紀念堂成一直線。
成為美京獨有標幟,遊人年逾二百萬人。
攀登此一方尖石塔,一為搭乘電梯,直達塔巔,需時七十秒鐘;
二為拾登石階,盤旋而上,計八百九十八級。
當年世界各國以至彼邦各州,均在塔中勒石,以垂紀念,凡一百九十方,分嵌內層周圍。
造塔之初,中美尚未建交。
浙江寧波耶穌教徒,爰於一八五三年七月十二日(清咸豐三年六月初七日),在塔中二百二十呎高處立石,全文二百零八字,主文一百五十六字。
惟以事隔百年,黑漆脫落,字跡斑駁,多已難於辨認。
考證全文如次:欽命福建巡撫部院大中丞徐繼畬所著瀛寰志略曰:按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
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
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
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
余嘗見其畫像,氣魄雄毅絕倫。
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
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大清國浙江寧波府鐫耶穌教信輩立石咸豐三年六月初七日合眾國傳教士識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四日,美國獨立兩百周年紀念,先期經陳如一建議,由張其昀、吳經熊、水祥雲、沈友梅、何志浩等十餘人領銜發起,以臺北市寧波同鄉會名義,精製中英對照之卷軸一幅,由駐美公使陳岱礎代表致贈,美國兩百周年慶典籌備局副局長勃羅(WilliamP.Butler)代表接受。
卷軸文曰:美國獨立兩百周年紀念美國以民有、民治、民享,為建國之最高理想,尊華盛頓總統為國父。
中華民國以民族、民權、民生,為立國之三民主義,尊孫逸仙博士為國父。
東西二哲,先後輝映。
百餘年前,美國為紀念華盛頓之豐功偉績,造塔於首都。
塔中有碑林,其一為甬籍基督徒所立。
茲值美國獨立兩百周年,爰贈翰墨,以資永念,並為之詞曰:民主燈塔,光耀宇宙。
開國典型,萬世不朽。
中美親善,風雨同舟。
天下一家,文化交流。
(陳如一)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