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1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復活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21:4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復活節

 

復活節(Easter),為紀念基督死後第三天復活的節日,希臘文與拉丁文作Pascha,義大利文作Pasqua,西班牙文作Pascua,法文作Pacques,皆從猶太人的逾越節(Pesach-Passover)一名而來,因為基督蒙難與復活,正在猶太人的逾越節舉行期間完成,因此,復活節在西文中通稱逾越節。

 

猶太人的逾越節在陰曆正月-尼散月十四日舉行,而天主教則於這月十四日後的禮拜日舉行。

 

東西教會雖然皆在禮拜日舉行,但基於所採用的曆法不同,故曾一個時期不在同一禮拜日慶祝復活節,例如亞歷山卓教會採用麥唐曆法(MetonicCycle,按麥唐為西元前雅典天文學家【Meton】推算而得名),安提阿教會採用猶太曆書,天主教則用儒略曆法。

 

直到第一屆大公會議在尼西召開(西元三二五年)時,方規定復活節舉行的統一章程:一、復活節應常在星期日舉行。

 

二、決不與猶太人同且舉行。

 

三、不在春分前舉行。

 

但可惜不曾言以何曆法為準,因此問題未曾徹底解決。

 

至四五七年教宗利奧一世(LeoI,四四○~四六一在位)委任曆算家阿奎丹的維克陶利(VictoriusofAquitain)校正教會曆書,他參考東西教會曆書而制定維克陶利周期(VictorianPeriod)勉強把東西教會舉行復活節的日期拉近;

 

至五二六年,久居羅馬的東方體修道院歷史學者狄奧尼修,外號株儒(DionyiusExiguusofScythis)者,再以麥唐曆法推算出未來多年的復活節日,並列表說明,稱為大復活周期(TheGreatPaschalPeriod,按狄氏同時以基督誕生之年推算出新紀元,後經查理大帝推行迄今),並由教宗費利克土四(Felix)接受推行,從此東西教會皆在同一星期天舉行復活節了,按即在每年春分後首次月圓後的星期日舉行-三月二十二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之間的星期日。

 

正因每年舉行的日期不一,最近在聯合國中有人提議把這個關係眾多基督的重要節日在一固定的日期舉行,例如四月第二個星期日,東方教會首先表示贊成,其它教會不曾表示意見,故迄今尚無結果。

 

至論復活節英文稱Easter,此名原為古撒克遜人的春神節,每年在春分日舉行,英人皈依基督後,仍用舊名,也許含不忘古文化之意,但形容詞仍用拉丁文,如PaschalLambs-復活節羔羊,象徵基督為滌除人罪,情願作犧牲,正如猶太人逾越節羔羊為救猶太人而被宰殺一般;

 

PaschalEggs-復活節彩蛋,於復活節前夕,由神職在彌撒中祝聖,因取乳雞由雞蛋中孵出,象徵基督由墳墓中復活云云。

 

復活這一信條為基督教的十二基本信條之一:「我信肉身之復活」(見基督徒熟悉的「宗徒信經」)。

 

這端信條源於舊約聖經:先知以賽亞書。

 

(羅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96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1 00:4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