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鴉片】 鴉片(Opium),為採自罌粟(PapaverSomniferumL.)植物未熟之果實切割後分泌之乳汁,經乾燥所得之褐色粉末。
性帶麻醉,味苦辣,有劇毒。
加溫軟化呈膠狀,冷卻後為褐色塊狀物。
鴉片中含有百分之十至二十五之生物鹼,有二十五種。
主要者為Morphin(C17H19NO3),百分之五至二十四;
Narcontin(C22H23NO7),百分之四至七;
Codeine(C18H21NO3),百分之○‧四至一;
Thebain(C19H21NO3),百分之○‧四至○‧八;
Papaverin(C20H21NO4),百分之○‧四至○‧七;
Narcine(C23H27NO8),百分之○‧二至○‧五。
此外,尚有樹脂及膠等物質。
鴨片有鎮痛、止瀉、催眠及興奮作用。
適量服用可治盲腸炎、腹膜炎、胃痛、腹瀉、痔疾及麻瘋等疾病,亦為強狀劑。
服用過量可使大腦麻醉,失去知覺,心跳緩慢,呼吸迫促而死。
罌粟屬罌粟科(Papaveraceae)罌粟屬(papaver),原產歐洲東部及地中海沿岸。
我國、印度、日本及小亞細亞等地均有栽培。
為二年生草本,莖直立,質地柔嫩。
葉互生,基部抱莖,橢圓形,邊緣具缺刻,長約三至二十公分。
基部之葉較大,至梢部漸小。
夏季開花,花蕾向下,花大而鮮艷,有紅、白、紫等色,片二,花瓣四,殆為圓形,對生之兩瓣較大。
雄蕊多數。
子房頂平,柱頭放射狀,蒴果橢球形。
採收鴉片後之果殼及種子,即為中藥之罌粟殼與罌栗子,亦含有嗎啡成分,有鎮痛、止瀉等功效。
(柳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212 |